李洪民研究员:《甘薯育苗、种植、贮藏常见问题分析及简化贮藏技术》
2016年1月7日上午,由邯郸市禾下土种业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三届中原脱毒甘薯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河北省磁县溢泉湖嵩景楼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上,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综合实验室主任、岗位科学家李洪民研究员发表《甘薯育苗、种植、贮藏常见问题分析及简化贮藏技术》主题讲座,得到与会专家、企业、种植大户的高度关注。
李洪民研究院主题演讲如下:
关于甘薯育苗、种植、贮藏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首先谈一下甘薯育苗,品种对温度的敏感性非常明显,比如北京553在低温环境中出苗非常慢,但在温度高得时候出苗非常快,而徐薯27耐寒性比较好,品种差别比较大,但育苗过程中发现规律,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规避很多问题。还有水分问题,底水不足容易造成根系伤害,生长缓慢,影响出苗率,严重时候可以影响80%出苗量。还有氧气,排薯后需要大量的氧气分解淀粉、糖分进行萌芽生长,一般很难掌握,需要凭经验进行调控。地膜覆盖太严密导致缺氧会严重影响出苗率,造成种薯大面积腐烂,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关于移栽机械化问题,有很多人咨询,甘薯种植起垄覆膜、切蔓、收获机械化程度已经相对成熟,种苗移栽机械化什么时候才能广泛应用。现在日本在种苗移栽机械化方面做的比较好,开发了很多种机型,但在移栽速度、同步浇水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国内一些农机企业也在开发种苗移栽机,也存在种苗成活率低、人工补栽成本高等问题。目前,种苗移栽机械化进展缓慢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种苗规格不一致,长短、粗细相差较大,容易弯曲、交叉缠绕。二是带水移栽不容易操作。三是人工现场分苗摆苗效率比较慢。突破机械化种苗移栽思路,需要在选择短粗、直顺、叶柄短的薯苗品种和室内预置薯苗技术方面进行探索,逐步形成结合浇水、覆膜的机械化移栽技术。
关于甘薯种植应该不应该翻蔓问题,五六十年代,国内进行了很多次翻蔓试验,证明翻蔓会造成减产。翻蔓减产原因:一是翻蔓时机掌握不够,太迟影响效果。二是由于面积有限,翻蔓造成叶片叠压,无效藤蔓增加,不能进行正常光合作用,出现叶片发黄,造成减产。三是翻蔓诱发分枝增多,主蔓生产缓慢。合理翻蔓,需要在蔓枝40-50厘米、封垄前结合除草进行中耕、翻蔓,避免相互叠压。通过阳光照射刺激增加分枝,改善蔓藤结构,不会影响生长,为高产打下基础。
关于造成甘薯裂口的原因,一是除草剂残留,喷施大量草甘膦、二甲戊灵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口。二是病毒病、线虫病等病害影响。三是结薯后,短时间内土壤温湿度剧烈变化。
关于地下虫害防控,目前,地下害虫危害比较普遍,田间发现虫害是很难防控,在后期逐渐加重,会导致丧失商品性,产量也大幅度降低,贮藏期间容易诱发病害。地下主要害虫为蛴螬(金龟子),常规防治措施主要有辛硫磷微胶囊、毒死蜱微胶囊等长效杀虫剂、白僵菌生物杀虫剂、黑光诱虫灯、风机式诱捕杀虫灯。通过试验风机式诱捕杀虫灯作为物流防虫设施,效果非常好,连续使用两年后,第三年很少虫害发生。
关于除草剂的使用与残留危害,禾本科用除草剂效果比较好,危害比较小,比较适合甘薯种植。在干旱时期,小麦田用磺隆类除草剂残留对甘薯生长危害严重,重复喷施会造成甘薯死苗。
关于甘薯旺长、调控及问题。甘薯生长期间,由于天气高温高湿,尤其是伏天连阴雨,土壤肥力偏高,特别是氮肥偏高,土壤板结通透性差都会造成藤蔓徒长旺长。喷施多效唑、烯效唑等调节剂可以有效控制甘薯旺长,提高产量。但对下茬农作物生长存在很大影响,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建议尽量采用人工翻蔓、中耕等物理方式进行控旺,也可以选择如徐薯32的短蔓品种有效控制旺长。
对于甘薯产业的发展理念,我们是希望种植甘薯者赚钱、经销甘薯者盈利、食用甘薯者长寿,甘薯的营养保健作用正获得广泛认可,甘薯产业是非常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