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国家甘薯改良中心,现同时为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999年11月农业部批准建立,2006年5月通过验收。该中心建立后,对全国甘薯科研网络的巩固、扩展和甘薯产业的提升、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自建立以来,先后向全国甘薯育种单位提供的甘薯种质资源498份,利用中心提供的种质资源作为育种亲本材料育成通过审定的新品种约30个。主持国家甘薯大区区试,为全国各大生态区鉴评出一批甘薯优良新品种;组建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先后有59个品种通过国家鉴定。整合规划中的国家甘薯改良分中心及具有科研优势大学的力量,完成多项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现主持国家农业行业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课学基金和科技部平台建设等重大项目,同时负责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该中心十分重视国际合作交流,两次...
2014年5月15日上午,市科技局副调研员王计先一行对我县研发机构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县科技局局长房三华、副局长王晖陪同调研。市科技局一行深入到河北智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邯郸黑猫炭黑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磁县禾下土种业有限公司的良种创制中心的脱毒红薯种苗繁育基地进行实地调研,王局长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对企业的人员、设备的投入,企业的研发方向,下一步的计划等充分的了解,并到磁县禾下土种业有限公司的种苗繁育大棚观看了脱毒红薯种苗繁育情况。王局长对我县的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给与了肯定,他指出企业要加大研发中心建设,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泰安市甘薯种植面积呈逐步扩大趋势,在甘薯的种植过程中,杂草是影响甘薯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工除草效率低、效果差,必须采用化学除草。本文对泰安市主要甘薯种植区杂草发生种类、群落构成及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大量室内及田间试验,筛选出适宜的除草剂及其混用组合,经室内联合作用类型和更佳配比研究及田间试验,确定了用于甘薯田杂草防除单剂及混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泰安市甘薯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 研究结果如下: 1.甘薯田杂草发生种类及群落构成采用目测法及倒置"W"9点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东平县、新泰市、宁阳县等5个县市区16个乡镇进行了杂草种类及群落构成调查。结果表明:甘薯田主要杂草隶属12科35种,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为主,禾本科杂草主...
来自山东、山西、安徽、河南、河北等省育苗单位、种植大户、加工企业等36人,相聚河北磁县,参加由邯郸市禾下土种业有限公司、磁县禾下土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主办的2014年脱毒甘薯标准化育苗观摩会议。大家对脱毒甘薯种植现状、化控技术、脱毒种薯生产流程、储藏技术、除草技术、品种与加工等做了深入的沟通。会上参观了禾下土公司脱毒甘薯标准化育苗基地,对标准化育苗大棚、微喷设施、高代脱毒种苗、完善的组培大棚、现代土壤处理及除草技术等给予赞赏和肯定。
由邯郸市禾下土种业有限公司主办的2014年中原脱毒甘薯产业发展研讨会,于2014年1月8—9日在河北磁县召开。来自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北京、上海等地,从事科研究院校、甘薯脱毒技术种苗企业、机械生产厂家、销售、食品设备生产商、食品加工厂及甘薯种植大户等56人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对甘薯产业中存在的甘薯病毒传播、农机生产配套不足、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甘薯加工业落后、储藏规模小、未能配方施肥等问题进行激烈的研究讨论。会间参观了禾下土公司甘薯组培中心、种苗基地、大型原种窖藏,分享了禾下土公司两年来甘薯组培、脱毒高代原种生产、种苗培育的经验。大家一致认为传统的种苗生产,存在巨大问题和风险,脱毒甘薯种苗生产,是甘薯产业的发展方向,可以提高甘薯产量、品质,减少甘薯病毒传播、土壤病虫感染。大家强烈要...